田野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基于田野调查的“田野思政”育人模式构建

【编者按】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各地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结合学科、专业、地域等特点,形成了一批实践育人品牌项目,培养了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人才。

2023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研究生》编辑部、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盟、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支持,以“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为主题的“研究生成长与发展研讨会(2023)”在云南大理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召开。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校作主题发言。《中国研究生》特刊出相关文章,以利实践育人工作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作为政治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主体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签约智库单位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农院”)制度化、体系化地探索基于田野调查的“田野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构建,通过“双课堂、双导师、双实践”的双向联动,推动田野调查、教学研究、思想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育人模式获得 2022 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一、聚焦三个转变,夯实“田野思政”实践育人平台

(一)从“书斋”到“田野”,“双课堂”塑造大视野

为打破研究生教育“囿于书斋、零星实践”的困境,中农院率先提出书斋与实践“两半开”的理念,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赋予调查实践 4 个学分,在传统教学的“校园课堂”之外深耕“田野课堂”,让学生在田野课堂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接受教育。

一是在田野“时事”课堂中“触社会”。中农院于 2006 年启动“百村十年观察”调研项目,一直持续至今,连续十几年组织师生到全国 30 余个省区市的 305 个村庄开展田野一线调查。2009 年,《中国研究生》杂志曾以《行走在乡间》为题专篇报道。青年学生在田野调查中感知时事变化、感受社会发展、感悟时代脉动。

二是在田野“底色”课堂中“察古今”。为探究现代国家制度运行的底色,2015 年,中农院启动了包含华南宗族村庄、长江家户村庄、黄河村户村庄等全国八大区域的“深度中国农村调查”项目,累计共有 200 余名研究生前往全国 278 个村庄进行调查,人均连续驻村 2 个月,累计出版新版《中国农村调查》40 卷,共 4215.4 万字。青年学生在口述调查中深刻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三是在田野“前沿”课堂中“识家国”。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丰富、最鲜活的资源,依托研究生党支部与基层党组织联学联建,中农院在乡、村建立田野党建工作室、博士生田野工作站、基层协商治理实验室,学生通过参与式观察、参与式规划、参与式实验等方式探究社会治理前沿问题、机理和经验,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现代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落地和中国原创理论构建。

(二)从“问师”到“问农”,“双导师”培育大英才

在“双导师”引领下汇聚专业教师、农民导师于一体的大师资力量,实现“1+1>2”的聚力效应,有效提升政治学高端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田野研学,学理论于专业教师。学生做田野调查,导师到现场教学,同时,建立硕博科研梯队,组建项目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指导学生在实践前夯实基础、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在实践后相互研学,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和理论功底。

二是田野调学,问新知于农民导师。拜农民为师,拜基层干部为师,学生在大量的调研访谈中听农民导师讲述地方改革,加深对党情国情民情的认知。开设《地方领导干部大讲堂》,将基层创新设计者、改革操盘手和县、乡、村书记请入课堂,讲述改革前沿故事,传授基层治理经验。

(三)从“单项”到“双向”,“双实践”涵养大情怀

在田野调查实践 4 个学分之外,赋予综合素质实践 2 个学分,建立健全综合素质实践与田野调查实践相结合的“双实践”模式,涵养学生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勇担使命、艰苦奋斗的大情怀。

坚持把党员教育放在乡村振兴前沿,把党性锤炼做在田野大地上,组织实施“田野党校”“田野服务”和“田野成长”系列计划。“百村观察”平台党支部在高峰村、闸东社区等地设立“田野党建工作室”,“田野政治”博士生党支部在麻城市、嘉鱼县等地设立“博士生田野工作站”,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乡村足迹寻访”主题实践活动,举办“百村讲坛”和“田野青春故事分享会”,拍摄 12 期“行走的党课”,运营田野“思想号”……学生在“双实践”中读懂中国、读懂青春、读懂未来,坚定信念奔基层,立足岗位勇担当。

近 3 年,中农院毕业生有 71.25%主动选择到中西部就业,其中有 32.06%的毕业生进入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等基层单位。

二、注重三个结合,完善“田野思政”实践育人机制

(一)党团建设与平台建设相结合,做实党建引领机制

为田野调查插上党旗,把党团支部建在项目平台上,依托“百村观察”工作室成立“百村观察”平台党支部,依托深度中国农村调查团队成立“田野政治”博士生党支部,统筹推进实施“百村观察”和“深度中国调查”等大型农村田野调查项目,持续开展在党建引领下的调查实践,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调查业务、人才培养等融合共促。

(二)激励措施与约束措施相结合,健全学生主体参与机制

人才培养需要激活内生动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立“田野贡献奖”“田野特色奖”,举办“田野杯”影像及征文活动,鼓励学生讲述田野故事,对田野调查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学分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田野必修课学分权重,并建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积分制”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三)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优化协同育人机制

整合资源,积极拓宽学生学习成长平台。在校内,推荐学有余力的研究生到职能部门担任研究生助理,到其他院系担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支持研究生担任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校团委学生副书记、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等。2020 年以来,共有 60 余名研究生在相关岗位得到锻炼。在校外,主动链接,先后推荐 10 余名研究生前往湖北省政府研究室、重庆市乡村振兴局、武汉市黄陂区政府、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挂职或实习,不断完善优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

三、实现三个提升,“田野思政”实践育人实效突出

在“双课堂、双导师、双实践”模式培养下,学生知行能力大幅提升,产生了一系列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了一系列高规格奖项与荣誉。

(一)科研能力得以综合提升

通过阶梯式田野实践,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证调查、研究分析、理论建构等环节得到充分锻炼,并通过咨询报告、经验材料、发展规划、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训练,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学生逐步成长为“动腿能调研、动手能写作、动眼能观察、动脑能思考、动口能表达”的复合型拔尖人才。近 3 年,中农院研究生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7 篇;近 4 年,培养的毕业生已有 5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二)实践能力得以系统提升

中农院学生运用调查得来的一手数据资料撰写各类资政服务报告,2009 年以来,学生参与撰写各类咨询报告 700 余篇,获得各级领导批示、采纳 400余份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 20 余份次。研究生团队主动参与地方改革创新,打造了“平原经验”“余江改革”“天长道路”“秭归现象”等典型,深度参与湖北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以实际行动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职业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以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导向,致力于培育厚植家国情怀、契合社会需求的一流政治学人才。近 5 年,中农院毕业生年终平均就业率为93.8%。用人单位高度看重中农院研究生的调查和写作能力,积极主动搭建人才输送渠道,提前来院签订人才。中农院立足田野调查、对标国家需求、服务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田野印记的时代新人,“田野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和成效影响广泛。2023 年 4月,中农院师生荣获“湖北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称号。2022 年 10 月 11 日《中国青年报》大思政周刊以《深入田野做调查,真正体悟“中国之治”》为题,以 5000 多字的篇幅进行深度报道。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